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平安铁道线创建活动,普及铁路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师生遵守铁路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爱路护路安全意识,确保全市铁路沿线治安稳定、铁路运输安全畅通,根据市综治办、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护路示范校,争当铁道小卫士”主题宣传教育的活动要求,根据我校的实际,现拟定我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以人为本、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观念,通过在我校校深入开展创建“护路示范学校”活动,培养中小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遵纪守法意识和关爱铁路、关爱生命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爱护铁路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和平安铁路建设,确保未成年人安全和铁道线的畅通。为努力构建“平安滕州”和“平安校园”而扎实工作。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切实将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学校成立了创建“护路示范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传浦
副组长:解洪涛
成员:赵忠安 郭宜军 高永来 王鹏 各级部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创建活动方案的制定,并且对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具体督促、指导与落实。并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三、创建目标
1、加大爱路护路知识宣传力度,增强全校师生的爱路护路意识。
2、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感知爱路护路的重要性。
3、通过创建活动,使全体师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觉遵守爱路护路行为,为努力构建“平安滕州”和“平安校园”做出我们应有的力量。
4、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力争成为“护路示范校”。
四、创建实施步骤
今年此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方案,召开创建“护路示范校”工作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和工作部署;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逐项落实工作目标,高标准、严要求、狠抓落实,确保质量;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此项工作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
五、工作措施
在教育局的领导下,通过充分发挥交通、公安、、安全监督等职能部门的作用,紧紧依造公路、铁路沿线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通过一线平安促一方平安,为公路、铁路沿线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机制,进一步调整充实我校创建“护路示范校”活动领导小组。各校点要指定专人担任爱路护路工作宣传员,加强与创建办公室的联系和协调创建工作,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要严格落实“六必”要求,即:创建组织必须健全,会议必须强调,责任必须明确,措施必须落实,重点地段场所必须检查,隐患问题必须督促整改。
(二)开展宣传教育,强化爱路护路和安全防范意识。
1、学校将结合实际深入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制定爱路护路公约,张贴通知、宣传标语等形式,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爱路护路治安的责任意识,教育师生做到:不拿铁路器材,不拿运输物资,不在铁路上置放障碍,不击打列车,不抢越铁路,不在铁路边放牧,不在铁路上行车坐卧,不在铁路上玩耍,不做损害铁路的事。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等学校现有资源,对全体师生进行爱路护路知识宣传,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
3、密切注意动态,及时掌握不稳定、不安定因素,对重点人员要建立帮教小组。
(三)组织开展创建示范校活动。
1、组织开展爱路护路安全教育,每学期由领导小组指定人员对全体师生进行不少于2课时的爱路护知识讲座。
2、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签订爱路护路承诺书,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爱路护路宣传活动。
3、继续严格实行路队制,上、下午放学时由上最后一节课的教师将本班学生整队集合带到校门口,由保卫人员和值周领导、值周教师指导学生出校门,同时由各班责任心强的路长统一带领各路同学集中回家。
4、组织开展一次爱路护路黑板报比赛,由团支部和少先队组织评比。
5、在全校学生中组织开展一次有爱路护路征文活动。
6、开展以“小手拉大手,共建平安路线”活动,组织学生向家庭成员宣传爱护铁路的重要性,并与家长签订爱护铁路承诺书。
六、认真总结,巩固成果
通过此次创建护路活动工作,不断强化我校全体师生的爱路护路意识,增强爱路护路责任感,自觉规范爱路护路行为,做一名合格的中小学生和人民教师。同时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对在此项工作中做出成绩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好的经验进行推广,为努力构建“平安滕州”和“平安校园”做出新的贡献。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