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注重练习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长度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复习导入
师: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了那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认识几个长度单位,好不好?在认识他们之前,我们先听一个故事吧!
出示情境图
晚上,牛牛躺在被窝里舒服极了!看,他梦到了什么?谁来接着讲一讲下面发生了什么?
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引导:牛牛向我们齐天大圣提出了问题,并没有把齐天大圣难住,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预设:
生1: 那一毫米有多长? 1分米有多长?
生2: 1千米有多长?
生3:1分米是多少厘米?
师:真不错,你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我们都知道,金箍棒可神奇了,能变大、变小。你们喜欢他吗?(喜欢)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隐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孙悟空的有趣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达到课始趣生之效。)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毫米
(1)1毫米有多长呢?
师:看,孙悟空对金箍棒吹了一口气:变、变成1米。(出示动画)好了,现在谁能起来比划一下一米的长度。(生比划)看,孙悟空对金箍棒又吹了一口气:变、变成1厘米。现在请同学们集体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生比划)说1厘米相当于指甲盖的宽度,说的真不错!电脑小博士要考一考大家了:
“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米=100厘米。
师:看,金箍棒又变化了。现在老师把金箍棒拿出来,放在了刻度尺上,你能告诉我这根金箍棒有多长吗?
出示:课件
师:那么这根金箍棒有多长?仔细观察。同学们,是5厘米吗?显然不是,比5厘米要长。那么是6厘米吗?显然也不是,它比6厘米要短。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不能解决之一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要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认识毫米)毫米还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板书mm)
(设计意图:学生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的推动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头脑风暴”通过观察变化的金箍棒,复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当被测量的金箍棒长度不到整厘米时,学生现有的知识无法准确表示它的长度,于是在思想上产生了寻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需要,“毫米”呼之欲出,整个环节水到渠成。)
师: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答案就在你的直尺上。赶快找一找,1毫米有多长。找到了吗?下面我找同学到前面来指一指你找到的1毫米。
(学生到讲台上指出1毫米,这一个小空的长度就是1毫米)
师:看清楚了吗?他说这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说的真不错,鼓励他一下。
(学生集体鼓励)
师:这是他找到的1毫米,你还能找到其他的1毫米吗?谁还想到讲台上来指一指?
(4名学生先后上来指不同的1毫米)
师:同学们学的真棒,看来同学们都找到了1毫米。请看大屏幕,看老师找到的1毫米(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不仅仅让学生明白靠近0刻度处的1小格是1毫米,还有其他的1毫米,每一小格都是1毫米。)
师:看来同学们都找到了1毫米,现在请同学们用铅笔尖在自己的尺子上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小格?
生:10个
师: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所以厘米和毫米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1厘米=10毫米(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2)感受1毫米。
师:你能从生活中找到1毫米吗?
生:1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银行卡、乘车卡、名片、身份证等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嗯,是位会观察有形的孩子 !好了,现在我们认识了1毫米,我们再回过头来测量这根金箍棒的长度。很显然这里是5厘米,那么这是多少毫米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播放课件动画,生齐数7毫米)
师:谁能告诉我这根金箍棒长多少毫米?
生:57毫米。
师:说说你的理由(生:因为1厘米里有10个1毫米,5厘米里就有50个1毫米,所以50毫米加7毫米就是57 毫米。)
(3)试一试
师:同学们学的真不错,电脑小博士又要考一考大家了,请看大屏幕:你能说出他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
生1:25毫米
生2:35毫米。
师:同学们学的很好!
2. 认识1分米
(1)你知道1分米有多长吗?
看,金箍棒又要变化了:变、变成1分米。分米又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分米。(板书分米)分米也有自己的字母代表dm(板书dm)那么1分米有多长呢?仔细看屏幕,老师给你们演示一下。不要眨眼睛,课件展示后我要提问题。我给同学们提示一下:注意看一下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好了,我问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发现1分米=( )厘米。
生:1分米=10厘米
师:同意吗?来,掌声送给他。我们再来看一遍刚才的课件。(演示课件)
那 70厘米=( )分米 谁能说一下?
师:你能从生活中找到1分米吗?
(手掌的长度,粉笔盒的高度,纸杯的高度)
师:好了,通过刚才的复习回顾,我们已经知道了1米=100厘米,
生:1米=10分米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教材第37也自主练习第2题。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读一读。
4、完成教材第39页自主练习第7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生1:我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 毫米和分米。
生2:我还知道了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生3:我感觉数学课和生活联系特别紧密,学起来很有意思,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板书设计:
认识毫米、分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