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争论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并识记本课生字,用重点识记“烤”、“剖”、“辩”、“嫩”、“聚”、“赞”,并正确美观书写这几个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赞许、争论不休、不以为然、两全其美”等关键词语的意思。
2.借助朗读理清文章结构,能有条理的概括课文中的故事。
3.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兄弟俩争论的句子,抓住“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很不服气、争论不休”等词语感受兄弟俩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并能分角色读一读。
4.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懂得“做事要抓住时机”的道理,并能绘声绘色地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兄弟俩争论的论点——大雁是烤的好吃,还是煮的好吃,读好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赞许”、“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这几个词语,感受兄弟俩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并能分角色读一读。
难点:分角色朗读,能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懂得“做事要抓住时机”的道理,并能绘声绘色地讲一讲这个故事。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按要求完成预习单中的内容。
教师:1.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单,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2.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出示字词,检查朗读。
烤 剖 评
争辩 关键 赞许
皮香肉嫩 聚精会神 烟熏火燎
注意:“剖”的读音“pōu”不读“pāo”
3.对比两组生字“嫩”、“辩”和“聚”、“赞”,指导规范书写。
“辩 嫩”
比较这两个字的相同点、不同点进行书写指导。(这两个字都是左中右结构,“辩” 书写时注意两边宽,中间窄;“嫩”书写时注意左中右写匀称美观。)
(3)“聚 赞”
比较这两个字的相同点、不同点进行书写指导。(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聚”上面的“取”表音,“又 ”的捺变成点。古时候三个人在一起就是聚的意思。“赞”上下大致相等,上面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才好看,上面左边的“先”最后一笔是竖提。)
4.把自己认为不满意的字在预习单中再写一个。
5.对预习情况做小结。
(二)朗读故事,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这个故事?你从哪看出来的?
2.后面的6-12自然段写了什么?
3.指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后交流这一段讲了什么?
4.指生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后交流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5.快速读第五自然段,整体感知盛老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品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争论的激烈,讲一讲这一段所描述的故事。
1. 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兄弟俩是怎样争论的?用笔画出来。
2. 再读此段,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兄弟俩争论的激烈?
3. 交流:
(1)一读,抓反问句读出争论的激烈
反问句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争论的味道更浓。这样的反问句还有很多,赶快找一找。读好反问的语气。指生读。
(2)二读,抓提示语、想动作表情读出激烈
还有哪儿也能看出兄弟俩争得很激烈呢?
从“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很不服气”感受到了争论的激烈。
重点理解“不以为然“的意思。并发挥想象,加上动作和表情来朗读,读出争论的味道。
4. 练习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5. 绘声绘色的把这一段所描述的故事讲一讲。
(四) 品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感悟“争论不休”、“两全其美”的意思,练讲整个故事。
1. 出示争论的话语,理解“争论不休”的意思。
2. 练习读老人的话,相机理解“两全其美”的意思。
3. 讲一讲整个故事。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 读了讲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 自由读读课文6-12自然段,你读懂盛老师为什么会投去赞许的目光了吗?
3.齐读句子:“不管做什么,关键是先做起来。”
板书设计:
25.争论的故事
争论
↓
争辩
↓
争论不休
(荆河街道西关小学:王文文)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