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做守法小公民》。
队员们,我们的家长经常在家中这样教导我们: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师也常常告诉我们: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而《宪法》就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是母法,就像家里的母亲一样,所有的法律都必须根据宪法产生,不得违背宪法,违背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宪法是爱法,就像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我们的人格、人生、财产受到保护。宪法是国法,宪法不是家法,也不是校规,而是规定整个国家基本制度的国法。
从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一部宪法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已经走过了64年。为了弘扬宪法精神,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作为中国的宪法日,即全国法制宣传日。
我们的习爷爷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由此可见,宪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青少年是宪法保护的重要对象。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也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等相关法律条例。同时,还特别在1991年制定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保障进行了完善。
或许大家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只要自己安分守己不做那些违法犯罪的事就行。但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作为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往往略知一二,对法制意识较模糊,特别是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知之甚少,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权利,也不懂得尊重他人权利,才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使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因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宪法精神,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要求我们做到:知法,学习法律知识,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守法,我们应该明白制定法律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我们的权利,而不是让法律成为一纸空文,用法律来约束自己,反省自己,不断养成法制思维;用法,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严重侵害时,我们要毫不犹豫的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队员们,宪法很薄,也很重。它的沉重,是我们十多亿炎黄子孙的信念与希望,更是照亮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照亮这个崭新时代的曙光!在全国法制宣传日到来之际,就让我们共同努力,遵法守法,弘扬宪法精神,做合法小公民!
2018-12-03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