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荆河街道西关小学

>学校首页>教学天地>教学设计>内容详情

《声音的产生》学历案

发布时间: 2021-05-10 17:28 发布单位: 滕州市西关小学 浏览量: 763 【公开】

主题与课时

青岛出版社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

课标要求

6.1.2  声音因物质振动而产生。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声音的倾听、找声音、制造声音等活动,说出制造声音的方式,提出声音产生原因的猜想,初步体验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描述钢尺、音叉、水、空气等发声时的现象,以及对于让发声物体停止发声方法的探究,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提升学生科学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3.通过对于敲击鼓面蜡烛火焰跳动、声音太大引起耳朵疼等一系列验证声音有能量的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设计说明:围绕课标要求的行为动词“知道”和核心概念“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结合本课内容和对学情的分析,将“知道”具体化为“体验、归纳、解释”三个步骤,帮助学生经历从提出猜想到归纳结论,再到运用所学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分析与推理的思维。

评价任务

1. 完成任务一中的活动3。(检测目标1

2. 完成任务二中的活动3。(检测目标2

3. 完成任务三中的活动3。(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 “如何发出声音”、“物体发声的原因”是学习声音的起点,当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物品到底为什么能发声,才可能明白“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以及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的声音”。课前需准备一个塑料保鲜袋。

2. 学习过程:首先,寻找生活中的声音,猜想声音产生的原因;接着,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再次,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并布置探究任务。

3. 本课学习重点是“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具有能量”;难点是“声音是否具有能量”。通过完成任务三,并实验操作“如何让发声物体停止发声”,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设计说明:第1条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课的价值,介绍本课学什么及与后续学习内容的关联,明确课前准备任务;第2条帮助学生了解本课有三个学习任务或环节;第3条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并明确突破难点的途径。

学习过程

任务一:猜想声音产生的原因。

1. 倾听生活中的声音,交流你听到了哪些声音?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指向目标1

2. 交流:你能不能够自己制造声音?它为什么可以发出声音?(指向目标1

3. 小组交流后制造声音,并在全班交流:当我们制造声音时,发声的物体是什么状态?(检测目标1

要求:(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清晰地说出本组的观点;(4)阐述时有理有据。

设计说明:任务一中的活动1,是让学生倾听并辨别、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活动2,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制造声音,并对于发声原因做出猜测。由于学生制造声音的方式不一样,很难观察到发声物体的发声状态,因此学生的猜测可能不一致,出现认知的冲突,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活动3,是第一个学习环节重要的评价任务,目的在于检测学生是不是可以有理有据地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做出猜想和假设。

任务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小组内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指向目标2

要求:(1)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详实记录;(2)小组成员人人参与;(3)探究结束后小组代表将本组发现和推测在全班交流。

2.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指向目标2

(1)当物体发出声音时,发声的物体在             

(2)当物体停止                时,物体就不再发出声音了。

3. 归纳:声音是因为物体              产生的。(检测目标2

设计说明:活动1通过让学生探究观察固体、液体、气体等三种不同的发声物体发声时的状态和不发声时状态的比较,在表格的指导和帮助下做出猜测;活动2让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研究结论。活动3是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检测学生是否正确归纳出事实结论。

任务三: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1. 观察:(1)敲击鼓面,蜡烛的火焰有什么变化?(2)音响声音太大,耳朵有什么感觉?(指向目标3

要求:(1)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详实记录;(2)小组成员人人参与;(3)探究结束后小组代表将本组发现和推测在全班交流。

2.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指向目标3

敲击鼓面时,蜡烛的火焰                 

音响声音很大时,我们的耳朵                

3. 归纳:(1声音         (具有/不具有)能量。(检测目标3

2)填写下表。(检测目标3

 

设计说明:任务3中的活动1、2,通过让学生观察敲击鼓面时蜡烛火焰的变化、体验音响太大时耳朵的感觉,引发学生对于“声音是否具有能量”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活动3是对本环节的一个评价,检验学生对于“声音具有能量”的掌握情况。

检测与练习

1. 选择题(检测目标2

1)用力敲击铜锣,会发出响亮的声音,停止敲锣,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

A. 人耳的错觉,实际上是声音已经消失

B. B.锣面停止震动后仍能发声

C.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2)这时,我们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A. 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     B.手使锣面跟空气隔开了

C.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

2.连线题(检测目标2、目标3

a.声音太大震疼人的耳朵

b.用力敲鼓,鼓声响起                       声音具有能量

c.敲击鼓面,附近的蜡烛火焰晃动

d.锣响后用手捂住锣面,锣声停止             物质振动产生声音

设计说明:以上2个检测与练习题目的设计,可以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及是一种能量”这一知识点进行反思,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达到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思考能力的升华。

学后反思

1.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获得的知识有:

 

 

    2.听一听周围的声音,找一找是什么物体发生振动产生的。

 

设计说明:反思1是为了让学生强化本课时教学重难点,形成关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及具有能量的逻辑结构。反思2让学生在本课学习的基础上,关心周围的事物,通过找发声物体的发声部位进一步激发其科学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技术运营支持: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88928653     举报邮箱:jubao@asredu.com
版权所有:山东省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Copyright© 2023 tzjtzy.cn.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24170号-1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